液压对辊制砂机作为砂石生产中的关键设备,其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成品质量。当设备出现异常振动时,不仅会加剧部件磨损,还可能导致生产中断,甚至引发安全事故。因此,及时排查并解决异常振动问题至关重要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介绍排查方法。
一、基础安装问题排查
设备基础是稳定运行的根本,基础安装不当易引发振动。首先检查基础螺栓是否松动,长期运行中,螺栓可能因振动逐渐松脱,导致设备与基础连接不牢固。可用扳手逐个检查螺栓松紧度,发现松动及时拧紧,必要时更换磨损或变形的螺栓,并加装防松垫圈。
其次查看基础是否存在沉降或开裂。若基础不均匀沉降,会使设备机身倾斜,运行时偏移,产生异常振动。通过水平仪测量设备机身的水平度,若偏差超过规定值,需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,可采用注浆法填充基础下方空隙,待固化后重新调整设备水平。
另外,基础与设备之间的减震装置也不容忽视。减震垫老化、损坏或安装数量不足,会减弱减震效果,导致振动加剧。检查减震垫的完好性,如有裂纹、硬化等情况,及时更换同规格的减震垫,并确保安装位置准确、数量符合要求。
二、辊体相关故障排查
辊体是液压对辊制砂机的核心工作部件,其状态直接影响振动情况。先检查辊面是否磨损不均,长期破碎物料会使辊面出现凹凸不平,导致运行时受力不均产生振动。定期对辊面进行检查,若磨损严重,需进行堆焊修复或更换辊体,修复后的辊面应保证光滑平整,径向跳动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。
再看辊体轴承是否损坏,轴承磨损、滚珠碎裂或保持架变形等,都会导致辊体转动不平稳,产生异常振动。停机后,用手转动辊体,感受是否有卡滞、异响,也可通过测温仪检测轴承温度,若温度异常升高(超过 70℃),大概率是轴承故障,需拆卸更换轴承,并加注适量润滑脂。
还要检查两辊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,间隙不一致会使物料破碎时受力不均,引发设备振动。通过塞尺测量两辊不同位置的间隙,若偏差较大,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,使两辊间隙保持一致,同时确保辊体平行度符合标准。
三、物料因素排查
物料的性质和喂料情况也可能导致振动。当物料中混入铁块、石块等硬物时,会瞬间冲击辊体,造成剧烈振动。检查进料口是否安装除铁器和筛分装置,除铁器能吸附铁磁性杂质,筛分装置可过滤大块硬物,若设备缺失这些装置,应及时加装,同时加强对原料的预处理。
喂料量不均匀也是重要原因,时多时少会使设备负荷波动,导致振动。观察喂料机的运行状态,确保其匀速输送物料,可通过调整喂料机的转速或闸门开度,使进料量稳定在设备额定处理范围内,避免过载或欠载运行。
此外,物料的湿度和硬度也需关注,湿度过大易使物料粘连在辊面,形成结块,影响辊体平衡;硬度过高则会增加破碎难度,加剧振动。根据物料特性调整工艺参数,如对湿料进行烘干处理,对超硬物料进行预破碎,降低设备运行压力。
四、传动系统检查
传动系统负责传递动力,其故障会引发振动。检查皮带轮或联轴器是否安装同心,若同心度偏差较大,会使传动过程中产生附加力矩,导致设备振动。用百分表测量皮带轮或联轴器的径向和轴向跳动,通过调整电机或减速器的位置,确保同心度符合要求。
皮带传动中,皮带松紧度不合适也会导致振动,过松易打滑,过紧会增加轴承负荷。按压皮带中部,测量下垂量,一般以 10-20mm 为宜,若不符合要求,调节电机底座的张紧螺栓,使皮带松紧适度,同时检查皮带是否有裂纹、磨损,及时更换损坏的皮带。
减速器运行是否正常也需关注,减速器齿轮磨损、啮合不良或润滑油不足,会产生异响和振动。检查减速器的油位和油质,油位过低及时补充润滑油,油质变质则需更换新油,若齿轮磨损严重,需拆卸检修或更换减速器。
五、液压系统排查
液压系统异常会影响设备的稳定性,导致振动。检查液压油的油位和油质,油位过低会使液压泵吸空,产生气穴现象,引发振动;油质污染会堵塞液压元件,影响压力传递。定期检查油箱油位,不足时添加同型号液压油,同时更换液压油滤芯,定期对液压系统进行清洗。
液压泵和液压阀故障也会导致压力波动,使辊体运行不稳定。检查液压泵是否有异响、泄漏,若有故障及时维修或更换;对液压阀进行调试,确保其动作灵敏,压力调节准确,避免因压力不稳定引发设备振动。
通过以上多方面的排查,可有效找出液压对辊制砂机异常振动的原因,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。在日常生产中,应建立定期巡检制度,做好设备维护保养记录,及时发现潜在问题,确保设备稳定高能效运行。